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子公司 > 陕西中信蓝海城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新闻动态

第二十六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携手防沙止漠 共护绿水青山

发布日期:2020-06-18   浏览量:

23-20061QR12R56.png


6月17日是第26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今年我国主题为“携手防沙止漠 共护绿水青山”。土地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

荒漠化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重大生态问题。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面积较大、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开展荒漠化防治,建设绿色家园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要求。

随着防沙治沙事业的发展,陕西省先后出台有关防沙治沙的法规和政策性文件20多部,经过长期治理,陕西防沙治沙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林草植被大幅增加

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



据第五次沙化土地监测结果,与第四次监测结果相比,我省沙化土地面积净减少88.9万亩,沙化土地年均减少17.8万亩,是第四次监测年均减少6.4万亩的2.78倍;极重度、重度和中度分别减少40万亩、211.4万亩和151.3万亩,其中极重度沙化土地减少84.25%;我省集中连片大规模流动沙地基本得到固定半固定,沙区植被平均盖度达到60%。


23-20061QR612235.jpg

沙区治理已现成效



沙尘暴天气明显减少

沙区森林覆盖率显著提高



经过长期治理,毛乌素沙地森林覆盖率达33%,初步建立了以陕蒙交界、长城沿线、白于山北麓、榆定公路、黄河沿岸等为骨架,总长达2000多公里的大型防风固沙林带;沙漠腹地万亩以上片林165块,保护了近200万亩农田。


沙尘暴日数年均减少50%以上,无定河及其支流的输沙量减少70%以上,重大沙尘暴几乎没有发生,治理区自然降尘较空旷地减少了90%。 


23-20061QR633956.jpg

2008年—2018年陕西省植被覆盖度遥感监测图



工程建设成效显著

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我省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涉及榆阳、横山、靖边、定边、神木、府谷6县(区、市),占全省沙化土地99.5%。自2013年工程实施以来,国家共下达我省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林业计划任务122.37万亩,中央预算内投资28805万元,占中央总投资48000万元的60%。工程的实施,使我省防沙治沙迈入了整体好转、局部良性循环的新阶段,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固”的历史性巨变。


23-20061QRA0235.jpg

沙地柏保护区



工程带动助力脱贫

沙区贫困人口稳步增收



工程项目建设向贫困村倾斜,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5年向区内横山、定边两个国家级贫困县,下达工程建设资金9258万元,占总资金28805万元的32%。横山区有39%的1271户贫困户全面脱贫,榆阳区有18.43万农民从京津工程中受益,人均年收入增加1200元。神木市将2017年京津工程1500亩人工樟子松造林任务,安排大保当镇摆言采当贫困村,有效带动贫困村群众脱贫致富。


23-20061QRF5558.jpg



实施防沙治沙法

防沙治沙成果有效巩固



随着防沙治沙事业的发展,我省先后出台有关防沙治沙的法规和政策性文件20多部。省人大颁布了《陕西省实施<防沙治沙法>办法》和《陕西省封山禁牧条例》,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实行封山禁牧的命令》、《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意见》、《市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和《陕西省重大沙尘暴应急预案》,榆林市发布《榆林市封山禁牧管理办法》和《榆林市封山禁牧工作监督管理办法》,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重新修正,有效规范了沙区治理开发的行为,巩固了防沙治沙成果。


23-20061QRI0D6.jpg



产业结构优化提升

沙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陕西是全国土地荒漠化和沙化危害严重的省份之一,也是阻止西北风沙东越南进的重要防线。全省荒漠化土地面积4204万亩、沙化土地面积2031万亩,分别占全省总面积的13.6%和6.6%,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主要分布在榆林、延安和渭南三市9县区,其中99%的沙化面积集中在榆林市。


多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尤其是在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来,我省加大力度,下势立茬,弘扬“不畏艰难,敢于斗争,矢志不渝,开拓创新”的陕西治沙精神,坚持从实际出发,政策引导,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充分挖掘利用沙区资源优势,趋利避害,沙产业发展方兴未艾,目前,我省沙区以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大漠旅游业、新型能源业为主的沙产业总产值达30多亿元。


防沙治沙工作逐步迈向生态良好与经济发展双赢的新目标,谱写“追赶超越”新篇章。




榆 林

目前,榆林市有红枣、“两杏”(山杏、大扁杏)、核桃、山地苹果等经济林果,种植面积近400万亩,年产值达60亿元。其中,红枣保存面积170万亩,挂果面积135万亩,年产鲜枣40多万吨,年产值20亿元;山杏、大扁杏栽植面积近100万亩,通过嫁接改良,年产值上亿元;长柄扁桃天然林保存面积1万多亩,人工种植面积达40万亩;核桃保存面积达32万亩。


全市年羊存栏1000万只,其中白绒山羊513.98万只,实现了畜牧业生产的提质增效。并成为世界红花荞麦优势产区,全国小杂粮生产样板区,种植绿豆等特色小杂粮和优质马铃薯面积近1000万亩。涌现出“定边脱毒马铃薯”“横山地椒羊肉”“丰禾五谷小杂粮”等一批特色产品和知名品牌。


随着多种产业的逐步发展,沙产品加工业、中介服务组织、流通队伍应运而生。目前,市级以上林业产业龙头企业24家,形成6大类60多种红枣产品,占全市林业总产值近三分之一。其中有红枣初加工企业59个、深加工企业5个、季节性加工点300多个,年加工能力5万多吨;发展中介服务组织140余家,参与产品流通的人员达4万余人。


沙漠旅游业迅速崛起,新建榆林林业展览馆,培育了红碱淖、白云山、统万城、镇北台等十多个特色旅游景点。2016年,国家林业局评审通过了定边马莲滩国家沙漠公园,年接待游客约47万人次,旅游收入近亿元。



吴 起

吴起县在生态治理的基础上立足区位优势,以脱贫攻坚为目标大力发展山地苹果、畜禽养殖、棚栽种植等主导产业,目前,发展山地苹果、沙棘等经济林16.1万亩,年收入280万元;小杂粮种植14.8万亩,舍饲养羊 57536只,年收入16720万元;养猪3.1万头,土鸡20万只,年收入2000多万元。建蔬菜大棚面积1.9万亩,日光温室240座,沼气池2268个,各项总收入17710万元,沙产业收入占当地农民年收入的15%。积极鼓励发展林下养鸡、种植中药材、油用牡丹等,走出了一条百姓富与环境美互促双赢的生态惠民新路子。吴起沙棘油、小杂粮、苦荞挂面羊毛等一批特色产品闻名遐迩。



大 荔

大荔沙苑作为全省防沙治沙“一片一点”中的内陆沙地,有着其独特的地域地貌和自然条件,是黄花菜、红枣、西瓜、花生名优特产的主产区。

 

自1951年成立沙苑造林局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十八大”以来,沙苑治沙进入综合治理新阶段,全县沙产业得到长足发展。目前,刺槐林3.5万余亩,枣粮间作23万亩,鲜食红枣密植园5万亩,桃、杏、李等各类杂果5.5万亩,辐射带动林果业、畜牧业、果蔬加工业等特色产业迅速崛起,年产值突破10亿元大关,沙苑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9600元。2015年,陕西大荔国家沙漠公园成为全省第一个被国家林业局批准成立的沙漠公园,目前,大荔沙漠公园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8000余万元,年接待游客约5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9亿元。


2013年,大荔县人民政府被全国绿委、人社部、国家林业局评为“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



来源:省防护林站


23-20061QRT3548.jpg

返回上级
  • 波浪
  • 波浪
  • 波浪
  • 波浪

总部地址:陕西西安曲江新区雁南五路曲江影视大厦10层

邮政编码:710061

联系电话:029-68206165 (总机)

传真电话:029-68206165

Email:zxlh@zxlh.asia

获取更多集团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